——《心理访谈》20160318《索债的“败家女”》、20160325《“襁褓”中的中年男人》观感
一
武汉55岁的崔先生近来真闹心:28岁的女儿晶晶恶意透支信用卡,几家银行已报案。崔先生收到催款通知,如果3天内不还款,将移交公安部门,晶晶还欠地下钱庄不少钱,可她却一直躲着崔先生。为给女儿筹钱,崔先生再次向父母求助。
崔先生父母都已年过80.近5年拿出毕生积蓄替晶晶还债。这次老太太固执地要求崔先生带自己见孙女,当面问清这些钱到底去哪儿了。崔先生很为难,娘儿俩争执不下,在记者的调和下,记者陪崔先生一同去找晶晶。
晶晶常年和前妻住在一起,找到前妻,前妻不配合,寻找未果。
30年前,崔先生和前妻是一家企业的双职工,两人自由恋爱。母亲反对,崔先生还是与前妻结婚成家。女儿出生后,前妻辞去工作,闲在家里,慢慢染上赌博,后来发展成崔先生饭菜烧好请她吃,也不肯离开牌桌。有一次崔先生气不过,掀翻桌子,剽悍的前妻居然拿着刀挥舞,伤了崔先生额头。
在争吵中度过了几年,崔先生实在忍受不了,与前妻离婚。离婚时晶晶才6岁,为让晶晶远离前妻那种不良环境,崔先生决定把晶晶留在自己身边,前妻无须承担一分钱抚养费。
自己带孩子,崔先生才真正体味到其间艰辛,手足无措的他只好把晶晶送给前妻照顾,自己出抚养费。几年后晶晶进入初中,父母退休了,才接过来。
与爷爷奶奶爸爸生活在一起,晶晶一点都不开心,老是闹情绪。长大后又与母亲粘在一起,成天不归家,差钱才回来。崔先生平日根本见不着晶晶,只能看到晶晶留下的便条,大多是要钱的,崔先生则在反面回复并不断地给钱。
二
前妻离婚后一直没工作,仍住在崔先生的房子里,生活一直靠崔先生接济,晶晶也没什么正式工作。近几年前妻赌博输了不少钱,输后就以女儿名义向地下钱庄借高利贷,在各家银行办理信用卡透支,5年来累计有四五十万元。直到有一天,一帮社会讨债人员逼晶晶还钱,冲进家中要打砸,崔先生才知道晶晶在外欠了许多债。这几年因晶晶债务,自己受累,老父老母也跟着担惊受怕,有事没事讨债的闯上门,若不开门,就在门前写下各种讨债标语。
崔先生在企业里只是一名普通职工,收入有限,替女儿还债,不但求助年迈的父母,甚至向现任妻子借。家庭生活变得窘迫,妻子儿子已考上医学院,因承担不起每年2万元学费,只好先到部队锻炼,妻子对此颇有微词。
现任妻子与崔先生已生活十几年,妻子原任丈夫去世,儿子才三四岁。与崔先生结婚本以为能过上安稳日子,没想到丈夫仍与前妻交往,收入不归家,大多用来供养和偿还前妻女债务,没感觉一丝家的温暖和安全感,萌生了离婚的念头。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个儿媳是母亲相中的,很识大体,凡事都能担待,很满意。10年来,母亲每月按时给崔先生1500元贴补家用,毕竟现任妻子是小学教师,收入比崔先生高,担心儿子在用钱上憋屈,怕儿子再次离婚。
三
被晶晶债务搞得晕头转向的崔先生求助于《心理访谈》,崔先生和母亲一起走进《心理访谈》。谈到晶晶和崔先生前妻,老太太气不打一处来,不停地数落着。为求证事实,请上晶晶,晶晶承认自己借钱的事实,可说着说着就泪崩了,全是委曲。为让崔先生和母亲了解家庭关系的真相,心理专家王尔东请晶晶以自己为原点,根据自己对家人的感受进行家庭排列:亲近的靠近自己,疏远的离自己远一点,用一句话概括他们平日对她的言行。晶晶把妈妈安排在自己左侧,紧紧依偎着:“妈妈懂你!”右侧第一个是爸爸:“爸爸爱你!”接着依次是爷爷:“爷爷不懂你!”、奶奶:“奶奶控制你,可都是为你好。”、继母:“我讨厌你”。王尔东让扮演者不断重复这些话,请晶晶认真体验,谈谈自己感受,她认为:妈妈的话听了很温暖,爸爸、奶奶、爷爷的话不高兴很难过,而对继母的话没感觉。
王尔东指出,从表面上看,爸爸、爷爷奶奶都很爱晶晶,但他们的“爱”是物化的爱:未成年时不停满足晶晶的物质需求,现在积极偿还债务,不去理解晶晶的精神世界,没能尽心的陪伴。而晶晶在潜意识里对爸爸爷爷奶奶的不满和攻击转化成让他们不停替她和妈妈偿还债务。妈妈虽有各种在成人眼光看来的缺点和坏毛病,但愿意陪伴晶晶,即使到现在,晶晶与妈妈在一起时才开心。家人对妈妈的指责,让她感到难过和不舒服,也感受到是对自己的指责。晶晶说,妈妈从来不指责爷爷奶奶爸爸,还叮咛自己听他们的话,对他们好一点。
王尔东引导崔先生和母亲学会不再指责妈妈,让晶晶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真诚的爱。
四
30年前,崔先生娶前妻,母亲不满意,认为这种女人不是好女人,婚后的一切验证了母亲的正确。崔先生这次重大人生抉择错误,使他从此在母亲面前彻底丧失了话语权,一切只有听从:现任妻子母亲满意,娶回来;没房子住,母亲提供;女儿欠债,母亲想办法偿还;生活拮据,母亲拿钱贴补……这种言听计从的生活让崔先生感到愤懑:女儿操心、婚姻闹心、母亲烦心。稍不顺从,母亲就大声喝斥:还不听话!房子是我们的,我想让你们住你们才有得住!听到这话崔先生伤心,妻子寒心——真心实意跟崔先生十来年了,一旦离婚,净身出户,自己仍是一无所有。
嘉宾和主持人一致认为,崔先生现在仍生活在“襁褓”中,尚未断奶。王尔东为让崔先生体验他与母亲现实中的连结,特地呈现了一幕心理剧:“母亲”(演员饰)用一条布紧紧裹住崔先生上半身,双臂和手裹挟其中,不能动弹。牵着崔先生,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数落着:不听我话,娶了个坏女人,搞成现在这个样子,离开我你什么事都做不成,现在还要我替你还债……崔先生含着胸,面无表情地跟着。
王尔东站在一边:
“妈妈这样控制你,你愿意吗?”
“不愿意。”
“该怎么办?”
“希望妈妈放手。”
“妈妈对你不放心,能放手吗?如果不放手,你该怎么办?”
…….
在王尔东的不断鼓励下,崔先生终于接过王尔东手中的剪刀,勇敢地剪断象征母子连结的布带。此时的崔先生满脸释然,一身轻松。
王尔东趁热打铁请上母亲,告诉母亲:儿子已55岁,凡事能自己做主。您们不要再操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对崔先生说:晶晶已是成年人,不要再一味帮着还债。多体验女儿感受,陪伴女儿,尽一个爸爸的责任;多关心妻子,尽一个丈夫的责任,父母现在身体还好,能照顾自己,平时多看看父母,尽一个儿子的责任。
五
崔先生这么多年,一直没能成长,一个重要原因是30年前错误地娶回前妻,搞得生活一团糟,从此母亲给崔先生扣上一顶“做什么事都是错的”的帽子,使他无法在母亲面前抬头。母亲自此以“爱”的名义不断控制他的生活,处于受控的崔先生纵有自己想法也不敢表达,长期以往,养成凡事听命于母亲,遇到难事求助于母亲的习惯。崔先生对待女儿与母亲对待自己如出一辙:晶晶妈妈是个坏女人,晶晶不应与妈妈交往、顶债,长期以来使晶晶形成“妈妈不好,我也不好”的认知,疏远崔先生和爷爷奶奶。但崔先生已从母亲处学会“爱的付出”,所以女儿债务缠身仍替女儿还债,晶晶虽有愧疚,但表现得理所当然。母子间的索取与控制、父女间的索取与控制,形成三代人的情感轮回。
打破这种代际关系的模式,只有让他们认清自己的家庭角色,只在自己的角色里尽义务和责任,不越权、越位。这样和谐美满的家庭就会来临,并且肯定会来临。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常会出现家长带子女做咨询,但后来咨询对象演变成家长。所以说,有些情况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实质上是父母出现了状况,家庭咨询很重要,只要家长改变了,孩子们一定会感受到,从而改变自己,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