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一心理》
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从因果看,一个“因”在不同的机缘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果”,反过来说,一个“果”,我们看到的同一现象,背后可能是不同的“因”。
可能同样是抑郁,来访者有的是依赖型人格,从小到大一直被照顾得太好了,过了头,自我没有得到成长的机会,当遇到现实生活中比较大的困难时没能力处理,时间长了可能进入抑郁状态;
也有可能是一直被控制、被要求,真实自我被打压的,一直为寻去他人赞美认可而活着的“空心人”,内心深处其实对于父母有很多愤怒,但是一直被压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遇到现实诱发因素,也有可能呈现抑郁;
还有可能是因为重要亲人的离世,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无法进行哀悼,内心深处一直没有机会对于离世真正接纳,自己就会向离世之人认同,通过抑郁来表达对于亲人的爱。
总体来说,长期存在广泛性内心无力感的来访者的人格发展是受阻的。由于早年的成长环境未能提供恰当的对待,未能形成稳定的自体结构,对于自我的内隐认知是不确定性的或者是迫害性的。
受阻人格基本发展过程如下:
(1)在成长过程中,在同养育者(主要是父母)的互动中形成了非支持性的内在关系(即内心世界有不安全、不信任、迫害、被控制等不良感觉),使得来访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2)由于对自我的内在认知是来自于最初的养育者的,不良的客体关系会演化成对于自我的内在不良评价,自我价值感低,对于自己内在认知不稳定或者分裂。
(3)为了应对现实,不得不使用比较原始的防御机制保护自己的心灵,比如投射性认同、分裂、透射性幻想、否认等。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可能会使用依赖、讨好、指责控制、过度使用性魅力等关系模式,长此以往,对方感觉受限制(特别是亲密关系),对关系产生不满,从而影响来访者的现实功能。
根据图式治疗创始人杰弗里·杨团队二十年临床及理论研究总结,人格发展受阻,最常见有以下五大类模式:
1.最痛创伤群体:曾遭受遗弃、忽略、虐待、冷漠、羞辱、孤立对待
这类人群童年遭受过严重的伤害,难以同他人建立安全、满意的关系,他们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对安全、稳定、抚育、爱和归属感的需要不会被满足。成年后,他们或轻率从自我毁灭的关系中不断转换,或者回避亲密关系。
2.父母做好一切,没机会发展自我能力的妈宝爸宝
发展独立自主能力是人类的天性,这类人群,童年时,父母通常为他们做每件事,并且会过度保护他们,父母没有对他们胜任家庭以外的任务给与适当强化。这类人群不能设立个人目标并掌握必需的技能,他们的能力在成年后依然是童年水平。他们或过于依赖他人,内心担心自己无法处理好现实事物,或认为自己无能、愚蠢,还有些对于疾病或者灾难、事故过于担心。
3.为了获得赞美和认可,从未为自己而活的“空心病”患者
这类人群的原生家庭是“有条件的爱”,为了获得爱、关注和认可,儿童必须压抑自己某些重要方面。在许多这样的家庭里,父母把自己的情感需要或者社会“形象”看得比儿童的需要更重要。儿童长大后会过分强调满足他人,如父母、领导、组织、社会需要,而非自己的需要,这样来获得认可,保持情感联结,避免被报复。当与他人互动时,过分关注他人的反应,通常很难认识到自身的愤怒和喜好。
4.过分溺爱、纵容娇惯的小霸王,在社会生活中容易碰壁
这类人群通常在过分纵容和溺爱的家庭中长大,在同其他人交互和自我约束方面么有形成足够的内部限制。在成年后他们无法为了将来的利益,抑制自己的冲动或者延迟满足,可能会有以下表现:自私、放任、自恋和无责任,缺乏共情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5.继承悲观、冷酷、严厉家庭传统的压抑者
这类人群童年生活在悲观、冷酷、压抑、严厉的环境,这个环境把自我控制和自我牺牲看得比自发性和快乐更重要。童年时,没有人鼓励这些人玩耍和追求快乐。而且,他们习得了对消极生活事件和凄凉生活的过分警惕。这类人通常会表达悲观和担忧,担心如果自己不一直保持警惕和小心,生活就会很糟糕。
以上各种情况在家庭中可能是单独出现,也有可能是多种情况并存,当然并不是以上生活背景的人都会有内心无力的感觉,因为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机缘会发展不同的应对机制。不管怎样,造成人格发展受阻的原因及结果是复杂的,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故事是一样的。
使受阻的人格再发展,创伤修复,发展自我适应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为自己负责,这是成年人的重要标志
曾经缺失的总想被满足,只是当我们外求时,曾经的父母由于自己的局限给不了,也很小几率可以在生活中可以遇到那么一个可以滋养自己的正确的人。
曾经每个人都是小孩子,需要完全依赖父母的,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生存。可以现在孩子们长大了,可以有能力去尝试去做些改变。为自己负责,这是成年人的重要标志。一个成年人首先可以依靠自己活下去,其次,可以有能力去获得其他人的帮助。
不管曾经遭受什么样的生活磨难造成了自己目前的性格或者状态,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还是有抱怨父母、社会乃至命运的想法,那么这一部分就是处于婴儿的心理状态。一个成年人就是要有愿意为一切负责的态度。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你是一个成年人,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2. 积极寻求自己正向资源,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
面对某个无力场景的时候,可以尝试去回忆在过往的生命历程中,什么时候自己做的比较好。那个时候不一定是让自己非常的满意,也许只是相对会有一点点不同,但就是这一点点的不同里面,其实包含着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然后这个经验就可以在实践中多去使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眼前的困难蒙住双眼,被烦乱的情绪淹没,落入泥淖中不能自拔,而忘记了自己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成功经验。其实我们每个人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只是我们真的经常会忘记这一点。
另外正向资源也包括社会支持资源,除了最核心家庭成员,还有其他亲属、师长、同学、同事、朋友、社会公益组织、公益热线等等。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向他们发出信号,要知道这个世界你不是孤军战斗,还有很多朋友。
3. 变向外求为向内求,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
著名心理畅销书作者张德芬说过:“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家曾奇峰老师也曾说过“人之间的竞争,本质是人格的竞争”。可见,每个人的内在才是人生最强力量的源泉,那么怎么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呐?国内著名的精神分析专家张沛超博士提出来“四转向心”概念,在此跟大家分享。
第一是由未来转向过去:每个走进咨询室的来访者,都是由于遇到了困难,或者对于未来不好结果的预判。现实生活中也是,相比于过去,更让我们心烦的是对未来的焦虑。但是预计形成未来那个不好结果的原因,或者说每个人人格的内在模式的形成却是由于过去的缘由,“过去”并没有过去,还在一直产生着影响。那么要去解决未来那个预计不好的“果”,就要去向过去寻找“因”。
第二是由外界转向自己:这一条就是说,遇到问题,不仅仅只是去探寻外面的原因,努力去改变外界,还要去审视“这个结果中我起了什么作用”、“我怎么了”、“为什么我会这样”、“我是谁”、“我可以怎样”?更多的去探索自己在这么多因缘中发挥的作用。
第三是由行动转向好奇:产生不舒服的情绪,或者是莫名的躯体不舒服,或者行为上出现非常见现象。面对这种变化,是急于去行动、去消除还是转向探索?
第四是由实体转向缘起:我们要看到一个现象的产生因缘是非常复杂的,比如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在生活中可能会有种种表现,那么这个表现的原因,不仅仅是TA个人的,背后还涉及到他的原生家庭,再推及背后还有爷爷辈更多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可能是跟社会、文化等有关联的。这些外在的因素没有变化,眼前的这个人是很难有根本变化的。能够看到这些,有了更大的格局,就可以接纳更多,逐步增强忍受和转化的能力。
4. 学习和自己的情绪待在一起,是贴近“真我”的钥匙
内心无力也是职业咨询中一个常见现象,在职业咨询中来访者经常反应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那个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当问来访者,你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时,经常得到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是啊,哪种职业才是自己喜欢的呐?这个问题是没办法用理智回答的,因为每样职业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能用心去感受,自己做着舒不舒畅,开不开心。
情绪是我们内心的信号,体现着内心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以及自己所秉持的一些信念。维摩诘说“烦恼即菩提”,情绪是打开了解内心之门的钥匙。
由于很多原因,生活中很多人的情感是挺隔离或者麻木的,感受不到自己内心的情感、情绪、念头,这个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增强敏感度。
怎么训练呐?就是有意识地和自己的情绪尽可能长的呆在一起,而不是马上发泄掉或者压抑下去。在一定境遇下,情绪产生了,不管感觉是强烈的还是比较微弱的,去感受它,尝试去理解它想表达什么?导致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能给我们自己的生命带来什么启迪?
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内省和觉察的过程,当对于内心的起心动念越来越灵敏,可以容纳的各种感觉越来越多,可以理解背后隐藏的信息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内在空间越来越宽阔,对于自己的了解越来越多,从而可以蕴育新的选择,这也就意味着生命拥有了更多自由。
5. 心理上断乳,尝试一个人多些独处
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是父母内心情感的纠缠,不愿放手,不给独立机会;也可能是从小良好关系的缺失,一直渴望得到关爱的填补;或者是一直没有机缘一个人单独呆着。在成人后,一部分人其实自我的边界还未能完全建立,对于自我是一个独立个体还未获得现实的体验,内心渴望和好的“父母”(这个父母可以是真实的父母,也可能是朋友、恋人)多在一起,得到滋养,无法忍受孤独。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未断乳。
说到孤独,其实孤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孤独作为原因,孤独作为结果。如果自我足够强壮、独立,那么孤独就是创造以及新的关系的成因。可以选择一个人或者进入一段关系,都可以很怡然自得。如果自我很脆弱,被拒绝、残酷和羞愧摧毁了,虽然渴望进入关系,可以不能,那么孤独就是其结果。一个人尝试独处,慢慢的增加独处的时长,去感悟自己、关系、社会以及这之间的关系。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感觉。
独处并不是说排斥亲密,亲密和孤独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正如温尼科特说也许亲密和孤独的最好搭配是“可以躺在爱人的怀里孤独”。我是我,你是你,可并不妨碍我们相依相伴;我们相依相伴,可并不妨碍,我是我,你是你。既可以亲密,也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
6. 寻求专业的咨询帮助,人格层面的调整是一个长程的陪伴
根据客体关系的理论,我们的人格实是在同重要客体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并有此产生了对与自己、他人、关系以及这个世界的内隐认知,并由于形成自己的一套应对机制。
如前面说过的,这套“内在剧场”会一直在内心上演,并影响到现实的生活,因为内心有了一个危险的剧本,人就会聚焦于现实中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于曾经熟悉的元素特别敏感,一旦察觉,不需要思考即可以立刻启动内心相应的应对机制。只是现实不一定真是如此,“外在现实”和“内在现实”并不是一个版本,这就会给现实关系带来困扰。
在现实中需要极好的运气能碰到一个对于自己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的人。通俗的说,这个人面对各种“作”、“搞不懂”,可以承受、理解并能给与滋养性、矫正性的对待。如果有幸遇到这么一个人,那么在长期的互动中,内在那个受伤的小孩,就不会再惶恐、孤独、愤怒、压抑。内在剧本会慢慢修订,外在的人际关系、情绪自然会朝良性、更具适应性的方向发展。
现实生活中不容易遇到,还好有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心理咨询师应该就是这么一个人,但是在长期的咨访关系互动中,咨询师不仅给予意识层面上的解释说明,还应带来不同的现实互动体验。积极、共情、无条件的接纳、可以容纳并转化来访者内心那些不能容纳之物。
要在人格层面修复和发展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可能是半年、一年、两年、甚至更长。并且这个过程可能会产生阶段性痛苦,因为要去面对自己的不足,和尝试放弃或者有条件的使用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内在模式。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一位全心全意想帮助你的咨询师,不会抛弃和退缩,愿意和你一起面对。
当然您也可以去学习心理知识,但是知识的学习是不能替代互动的体验的。因为知识、逻辑是可以学到的,而情感、关系的体验却是只能通过人与人的互动去获取的。比如说“无条件的关爱”这种体验要去哪本书里去学习呐?比如一个一直以来习惯依赖的来访者,不是不懂要独立的道理,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支持、陪伴。在TA无意识走回老路的时候给与指出,在TA担心害怕的时候给与支持,并能够在互动中无形地做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