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勤心理咨询工作室
  •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原创资讯
  • 擅长领域
  • 抑郁症
  • 私人心灵护理
  • 在线留言
  • 联系方式

擅长领域

原创资讯
青少年心理
婚恋家庭
抑郁症
人际关系
私人心灵护理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擅长领域 > 原创资讯 >

陪跑与“流氓兔”

一

5月20日,我参加了本地一场规模六七百人(半程选手)的小型半程马拉松。陪一位跑友,这位跑友自扬马后跑得不正常,希望在我的陪同下进入2小时。

比赛时间定在上午7点半,因故推迟至8点。听到通知后大家刚作鸟散,发令枪响起,众人又迅速跑回起跑区,场面很混乱,像正在抢劫的溃军。我们通过起跑踏板时竞速选手已冲出去几百米,同伴很着急,在人缝中向前钻,我提醒她不要急,不出2公里人就稀了。

以510配速跑了2公里,果然人变得稀稀拉拉,我将配速稳定在535上下。6公里处,遇到3位200官兔,我征求同伴意见:兔子们比我们早出发一分多钟,跟着他们跑肯定进200。同伴说,自己跑吧,防止后程没劲。

我们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跑着,15公里后,同伴体力下降,配速掉至5:50多,18公里时3只官兔追上来,身边只有一位女选手。我们加入到他们队伍中,跑了几百米,女选手和同伴已喘得不行。我一看瞬间配速:4:35!,立即提醒兔子们:

“三位帅哥,太快了,慢点跑啊,两位女生吃不消了!”

“还有13分钟,再慢我们就完成不了任务了。”

此时前方一百多米内无选手,身后最近的选手离我们也有三四十米。我就说:“兔子是陪跑的,不陪跑叫啥兔子。三位帅哥脚下留力,给两位女生加加油,争取冲进200。”3位兔子不再言语,自顾自地向前跑,最后消失在离我们二三百米处的终点人群中。

我安慰两位:“进不进两小时无所谓,最后两公里不要冲了,按现在配速跑。半程这两三公里最容易出事,我们要安全完赛。”,两位女生很生气,愤愤然:“流氓兔!垃圾兔!!”、“人渣兔!禽兽兔!!”,我无从安慰,只能默默地听她们发泄,静静地陪她们跑。

我们3人依次冲过终点,用时均不到2:01。

二

其实不靠谱的官兔在赛道上比比皆是,我第一场参加马拉松赛事也是半程,跑到四公里多,遇到一名145官兔,正陪一位女选手。我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尾随,至17公里,我已精疲力竭,放慢了脚步,没想到官兔也开始降速,那位女选手不管不顾,继续向前。刚过19公里处,我居然超过了官兔,通过终点用时1:42。

这时女子前3名颁奖了,第3名正是那位145官兔陪跑的女选手,成绩138!显然那位145官兔前17公里根本没考虑自己的官兔职责,按要求配速,陪身边大众选手一起跑,却专做了那位女选手的私兔,最后降速,草草完成自己官兔任务。

大型赛事的“兔子”相对靠谱些,今年我参加了无锡马拉松,起跑慢了一分多钟,前30公里一直按534配速跑,12公里处遇到400官兔并超过他们。30公里后温度升高、太阳火辣,配速降至610上下,36公里再度遇到400兔子,前呼后拥地带着一大帮选手,渐渐远去。比赛结束时我枪响成绩不到403(净成绩是401多一点),看来这几位400官兔真正起了定速员的作用。

“兔子”又称“定速员”,是舶来品,1999年巴黎马拉松首次出现,后被马拉松及各类路跑赛事广泛采用。我国群众马拉松运动发展才几年,许多赛事一开始就配有“兔子”。一些小型赛事,官兔选拔不严格,选拔后又没经过正规训练,在赛场上很难精确完成定速任务。当然也出现了一些兔子机械完成赛事要求的配速任务,没考虑选手需求,正像520我参加的那场小型比赛,3位200兔子只顾自己跑,根本不考虑渴望冲进200选手的需求,这种兔子形同虚设。

三

我跑步多年,参加马拉松赛事是近两年多的事,起初参赛时一路盲跑(不知配速和用时),去年上马才第一次听着配速跑。

多年的跑步经历,即使没有配速提示,也大至知道自己的配速区间,5:30—6:00是我的最佳配速舒适区。几年前,平日晨跑时会有许多跑友跟着我这一节奏跑。近两年,许多跑友参加各种路跑赛事,追求速度和成绩,不再拘泥于这种慢速健身跑,和我一起跑的跑友越发稀少。

偶尔有跑友好心地说和我一起跑,但他们跑惯了速度,陪跑时会越来越快,我跟跑既吃力又不舒服,如果提醒他们快了,他们会一脸萌B地说,不快啊,搞得我好生尴尬。只得催他们自己跑,他们像特赦一样,迅速跑离。自此他们如果邀我,我只是笑笑,不再自作多情——他们只是对我的一种客套而已,正如平时大家见面时问候“吃过了吗?”一样。

2016年北马我是慢跑,5:15完赛。在慢跑区,遇到不少情侣跑。有一对苏州情侣,国庆将举办婚礼,男友是A区选手,最好成绩310,用一条红线系在自己和女友腕上,缓慢而安静地跑着,画面特温馨,很感人。

陪跑中的男女,就像婚姻中夫妻一样,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配速舒服区。正常情况下,各自的舒服区是不吻合或重叠部分很少,但在长期相处中,相互配合,彼此适应,寻找到共同的、彼此都能接受的相处区间,这种婚姻既和谐又稳定。

当然也有一些婚姻,双方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舒适区,不会妥协也不愿妥协,彼此无法做到在婚姻各个层面上的同频,这种婚姻离死亡近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咬牙坚持,到头来只能自己弄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此时婚姻解体也许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此刻,特别是受伤害的女方,千万不要考虑是否有子女的羁绊,因为在这种婚姻模式中,大多情况下,对孩子们的无形伤害比婚姻解体后更严重。

跑步如人生,陪跑如婚姻,在跑步中个人会成长,在陪跑中婚姻会更健康!

点击次数: 0   更新时间:2022-10-12 20:44:04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家事杂记   下一条:考试就像一场马拉松
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公司团队 |咨询环境 |荣誉资质 |人才招聘 |在线留言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阅心阁心理咨询 (备案号:苏ICP备14064015号)

地址:盐城市人民中路188号飞驰国际1612室 手机:1333798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