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2015年0821《被禁锢的女孩》、0828《危险的家庭》和0911《破解危局》三期《心理访谈》,收获良多。
老杨一家自囚自闭11年,看似偶然,实为必然。8年前对他精神状况诊断时,已发现他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8年后,李主任再次对他进行观察、鉴定,认为他仍然处于偏执人格障碍的精神状态中。
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具有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等心理特质,而在老杨身上或多或少地均有体现。
20年前砖款被骗后,老杨老觉得别人背后对他指指点点,白天不愿出门,这就是多疑敏感、不安全感的体现。在白天,人与人眼睛对视的情况比较多,对于他这种感受超敏感的人,会让他产生压迫和不安,黑夜像是一个天然的面具,即使有人看他,他的体感也不会那么强烈,安全感大大提升。
人很固执,对别人善意的建议,如三年前格桑建议他为了孩子们未来,让孩子们走出去,他当时应承着,但事后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自我中心,自己一旦认定某件事,无论有多少证据证明自己观点是多么谬误,并有很多事实作为佐证,也不能改变他的观念(即超价观念)。如在20年前认为白天不出门,遇不到债主,他们就不会追着他讨债;大儿子自己高考失利,只听信儿子自己的估分,而不接受真实考分;自认为孩子们呆在家里,政府就会出面解决大儿子的上学问题,这些观念不符合常理常规。
在2012年的《心理访谈》中,提及20年前老杨砖款被骗后,老杨开始了白天不出门的生活。三个孩子也觉得丢人,回避熟人,所以一方面是老杨不断地为他们灌输“外人瞧不起咱们”、“外面是很危险的”等观念,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养成退缩行为。而大儿子执政在校期间,不自知,过度自信,在性格上已显现出某些缺陷。综合以上因素,才会形成一家四口自愿自囚家中11年,这在常人眼里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对他们自己而言却是合情合理的。
人格障碍矫正难,改变一个人固化的性格特质,本身就有难度。前几年我曾看过美国一位心理治疗专家写的一本关于心理咨询的书,他明确表示,自己从不做人格障碍人群的咨询,一方面这些案例,矫正周期很长,少则一年,长则数年,且疗效很难保证,另一方面,一旦咨客与咨询师形成负移情,会对咨询师纠缠不清,干扰咨询师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些咨询师也许正是因为某个咨客的纠缠,最终选择离开咨询界。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矫正,首先要让其本人认识到自己性格上存在着某些需要调整的部分,改变认知结构,认识到这些性格缺陷与自己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有关。二是主动与社会接触,广交朋友,在与他人交往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随时觉察自己可能产生的与他人的敌意和冲动反应。
在这次心理援助中,格桑展现出高超的咨询艺术,在进驻政元村时,一直没与老杨照面,先是其他成员反复走访老杨家,直到老杨的敌意消除许多后,才出现。主动热情地与老杨打招呼,适时与老杨单独交流。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一直尊重老杨的观点并引导他去思考还有更正确的选择,老杨也仿佛在与一位久别重逢的好友进行了一场畅谈,说了许多知心话和真心话。
格桑倡议组成多元化的支持系统:亲朋、社会志愿者、心理援助和当地政府。三年前为什么援助没达到效果,一方面作为控制源的老杨一直与三个孩子生活在一起,另一方面心理援助走后,没有其他支持系统跟进,而亲属这一块,也悄然远离。
为说明各种支持系统的重要性,格桑特地请几位演员进行角色扮演演示:一只重达四十多斤沙盘,放置着四只人物,代表老杨一家。开始由当地政府、亲属、心理援助共同扛着,沙盘处于平衡状态。但随着心理专家的辙离、亲属的远离,只剩下当地政府苦苦支撑,整个沙盘倾斜着,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格桑说,这就是三年前当我们心理援助走后出现的情况。
这次不能让这一幕重演,必须让亲属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持力量长期存在,另外还要组成一个志愿者小组,用以替换心理援助走后留下的空缺,并及时与心理援助团队保持联系,只有这样,心理援助的绩效才会持续。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老杨一家肯定会再次过上正常人的幸福生活。
相信他们,祝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