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前,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告诉我一件令他深感遗憾的事:8月初一位求助者突然联系他,讲述她儿子二十几岁,过去几年一直沉迷于赌博,欠下巨额赌债,举家无力偿还。他自己已躺在家中好几个月,少吃少喝不说话。家人很担心,最近动员他见心理咨询师,他态度模棱两可,没有拒绝,家人立即联系了这位心理咨询师。该咨询师当天有咨询无法安排,建议他们次日上午9点来工作室。第二天早8点咨询师收到求助者信息:“对不起,老师,我们今天不去了。”“我已在工作室,你们遇到什么情况?”“他已走了,早上5点发现的”。咨询师一时无法回复,呆坐着好长时间。
这位咨询师说,该求助者几个月前就加他微信了。当时特地备注 “老师,您好,有问题想咨询。”咨询师添加对方后礼貌地与其打了声招呼,询问哪方面需要帮助,对方一直没有回音。几个月过去了,期间他们再无联系,没料到求助者刚决定来咨询,旋即传来噩耗。
几年前央视《新闻1+1》报道了关于中国慢性病(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主的一类疾病)的严峻形势:这些病占社会总负担的70%和总死亡率的83.3%,许多人因病致残,丧失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许多家庭因病致贫。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疾病范畴。
几年过去了,我国的精神疾病现状更为严重:截止2016年,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已达1亿人,其中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1800万人。精神疾病在我国社会总负担中的占比达20%,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变成25%,届时我国的精神疾病防治更加严峻。
当前我国精神疾病呈现“四高三低”特征——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预防药物使用率低。精神疾病成因较隐蔽,初始阶段容易被患者本人和家人忽视,时间一长,症状越来越明显,慢慢演化成精神疾病。这些都符合慢性病的特点,国家把精神疾病归纳为慢性病十分合理,不足为奇。
通常所说的精神疾病主要指“精神病”、“神经官能症(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和“智力发育迟缓”。“精神病”一般专指“精神分裂症”,即人们通常说的“疯子”,其中极少数患者发作期具有攻击性,如不及时收治和管理,社会危害性极大;“神经官能症”一般是指那些长期受各种情绪障碍困扰的人群;“人格障碍”是那些有着异于常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人群,美国电影《心灵捕手》中的主角威尔可能属于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而16年前热播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嘉和可能是一名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今年春天在武汉火车站发生的食客因面价与店主争执,致店主斩首的悲剧,施暴者曾诊断为“智力发育迟缓”。
精神疾病与遗传、家庭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与患者幼年及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具有正关联。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会长期影响一个人的未来,这些认知和行为模式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将成为精神疾病的易感人群。
在我接触的为数不多的各类情感障碍个案中,成因或多或少都与其幼年时的不良养育方式和成长经历有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但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家长一味地把孩子的问题推给心理咨询师解决,认为孩子的现状是孩子自己造成的,似乎与自己无关。不反思和正视自身问题,不配合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疏导,导致不少青少年心理咨询半途而废,无疾而终,令人遗憾。
对于那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只要不是已丧失认知能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产生一定效果,在患者自愿配合的情况下接受心理辅导,可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及早摆脱精神障碍困挠。中轻度情感障碍者以心理疏导为主,配合家庭治疗,痊愈的机率也很大。
但现实状况却是许多患者和家人有病耻感,不愿他人知道自己或家人有精神或情绪异常,家人无法正视亲人正经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事实,患者本人不愿承认自己情感敏感和脆弱,需要专业心理帮助。长期以往,错过心理治疗的最佳期,慢慢演化成重性心理疾病。正如本文开始提到的那位嗜赌者,家人几个月前已意识到患者需要心理专业帮助,但迟迟没能实施,最终酿成悲剧。
将精神异常和精神疾病归纳为慢性病,我深以为然。我自己于2002下半年出现抑郁症状,几年后转变成中重度抑郁症,08年后已严重到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出现各种明显的躯体症状,导致左眼失明,数年无法工作。多亏家人的陪伴和自己的自我治疗,终于慢慢走出来。从出现抑郁症状到治愈消耗了我整整10年,10年光阴,蹉跎了岁月,过着低质量的生活。当我痊愈时,曾经的任性男儿郎已双鬓染霜,不仅给自己造成了无尽的痛苦,也时时刻刻令家人担忧,影响了亲人们的生活。
很庆幸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让抑郁这只难缠的、曾无比强壮的黑狗乖乖逃离了,终于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但不是所有情感障碍患者都如我这么幸运:家人无条件的理解和高质量的陪伴、自我有很强的专业学习能力和欲望。
心理疾病越来越慢性化,正处于心理疾病折磨的人们请及早医治,让阳光尽早地普照到自己的心田,重新拥有美好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