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未一期《心理访谈》是《暴力袭医的背后》,讲述了12年3月23日发生在哈尔滨的一起患者袭医案:17岁的内蒙古小伙李南在求医过程中,情绪失控,手刃四名医生,造成青年见习医生王浩死亡,三人重伤的恶性案件。
在袭医案件里,患者情绪大至经历四个阶段:一、期待,满怀期待地就医,希望自己的病症可能治愈或缓解,这时的患者甚至是低三下四的;二、失望,病患的热切,医生的漠然置之,导致患者心灰意冷;三、委曲、为了看病,许多患者不远千里,其间辛劳只有自己才能体味,病痛的折磨、路途的劳顿,这时他们往往是脆弱的,委曲满腹,而医生的冷眼会放大这种委曲;四、愤怒,当委曲达到一定极值,病患有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语,而医生的生硬和同样的恶语相向,就会把患者的委曲转化成愤怒,个别会酿成惨剧。
在哈尔滨哈医大一附医院袭医案中,李南的整个心理历程基本与这四种阶段相吻合。李南当时只有17岁,2岁父母离异,4岁父亲因抢劫入狱,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初中毕业后,到北京打工,在一洗浴中心做服务员。12年年初,发觉自己的腿部有疼痛感,后到离家乘火车要十小时的哈尔滨就医,经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医生给他注射了一种叫“类克”的生物药剂,效果显著。
出事时李南是来复诊,他和爷爷乘火车来到哈尔滨,由于初诊时使用的“类克”效果很好,要求医生再注射一针(期待)。但医生复诊后觉得注射了一支“类克”,病情已基本控制,暂时不需要再次治疗。同时在例检中发现他还患有“继发性肺结核“,建议他先到专科医院治疗愈后再来治疗脊柱炎,并告诉他在肺结核活动期是不能用“类克”这种生物药剂(失望)。但在转院过程中一些单证丢到对方门诊,来去倒腾了几趟,情绪有点烦燥(委曲)。在再次来到哈医大附属医院取材料时,在确定必须要先治肺结核后,愤怒到了极点,在医院附近买了一把水果刀,到了“风湿免疫科”见人就刺,最终酿成惨剧(愤怒)。
据统计,在医患冲突中,技术性失误只占整个冲突事件数的比重不到百分之二十,而由于服务态度和沟通不畅竟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笔者也体验过医生服务态度的恶劣,前几年笔者体弱,经常到医院。把症状告诉医生,医生只是冷冷地听,然后开几张体检单检查。我只好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回折腾,单子出来了,也不与交流,直接开三到五天的水。我有时不知趣地问是否开多了,对方会很不耐烦地说“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我只好忍气吞声地去打点滴,出了医院往往心情大坏。
这几年一直锻炼身体,体质增强了不少,好几年不去医院了,很难看到现在医生的脸色是怎样。因为自己遇到小毛小病,自行买些药物服用,再注意休息,慢慢自愈了。
这让我想起“同频共振”,“同频共振”指在人际交往或与人交流时思想、意识、言论、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共鸣或协同。其实只要医生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及,理解尊重患者的心情和诉求,耐心解释,患者也会尊重和理解医生和医生的劳动的。
“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其实医患双方是命运共同体,谁都伤不起。只要彼此尊重,医生带着责任心和热情为患者服务,患者也会体谅医生的辛劳。在积极的心态下治疗,大部分疾病都是可以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