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2010年《心理访谈》——《爱让家支离破粹》讲叙了上海一家人“爱”的故事。
(一)
2010年,23岁的小伙子小杰将要走出已呆了5年多的上海少管所。可此时的他并未像其他服刑人员一样,表现出即将获得自由的兴奋和激动。他的不正常状态,引起干警的关注,在所里干警的心理帮助下,小杰讲出了自己的过去:
小杰父母27年前相识,当时母亲16岁,父亲26岁,母亲在苏州父亲的饭店做服务员。在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俩人生活在一起,随后几年,母亲几次怀孕打胎,直到20岁才稀里糊涂地生下小杰。小杰刚出生,母亲下意识的竟想把他送人,勉强喂奶一个月,不愿再喂了。
小杰一直是保姆带着,父母忙着生意,直到小杰上三年级。一天老师打来电话,父亲才知道小杰经常旷课,立即接小杰回自己身边。
小杰旷课是出去上网,小杰上网逃学的习惯并未因回到父母身边而改掉,反而变本加厉——父母不给钱,自己搬家中值钱的出去变买:手机、电视机、电脑……得钱后,离家出走,少则数日多则成月,花光后再回家,如此反复。
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度过了两年,小杰再也不愿上学。此时父母关系也风雨飘摇:母亲虽与父亲生活十几年,但母亲一直不愿与父亲像正常夫妻一样生活:一起出门相互保持距离,不同床而眠,后来自己出去找工作,工作期间,居然结识了其他男人,夜不归宿。父亲丢下自己的生意,开着车,茫然地在大上海寻找着自己的妻儿。这期间在社会上游荡的小杰居然干出抢劫手机的行径,由于只有15岁,判刑3年缓期3年。
小杰缓刑这3年,父亲寻妻之路从未中断,父母争吵从不回避快长大成人的小杰。一旦母亲出走,父亲常领着小杰找母亲,母亲一直与小杰保持联系,父亲要么要求小杰找回母亲,要么冒充小杰把母亲骗回来,小杰帮父亲,觉得背叛了母亲,对不起母亲;当母亲被父亲控制在家中,哀求小杰把自己放出去,小杰又帮了妈妈,但事后觉得对不起父亲,让父亲难过。
小杰一直在自责、无助中生活,服完三年缓刑才一个多月,为逃避夹在父母中痛苦状态,竟主动犯罪,再次抢劫手机,获刑六年半。
妻子离家出走,儿子进入少管所,失去生活目标的父亲在绝望中开始接触毒品,走上贩毒之路,判刑8年。
(二)
小杰父亲是个苦命人,从小没了父母,而母亲也在很小的时候失去父亲,相似的经历让他们很自然地走在一起。但心理专家认为,虽然两人有相似的命运,这些在最初的相处中,情感上可能产生共鸣,但两人较大的年龄差距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不正常的夫妻关系中:母亲才16岁,少不更事,不知道怎样做一个妻子,父亲已经历风雨。相处时小杰父亲更像一个兄长,一个父亲,丈夫的角色反而弱了。后来父亲反复寻找小杰母亲,不像一个丈夫寻找妻子,更像一个父亲寻找自己迷失青春的女儿。
妻子在没做好任何思想准备时,成了妈妈,也许在以后的岁月中,母亲慢慢成长、成熟,懂得了真正的男女之爱,一旦遇到一位心仪的男士就会飞蛾扑火,丢下丈夫和儿子,冲入对方的怀抱,和对方在一起。而外出工作,成就了这种可能。丈夫没随着妻子的成熟而成长,调整自己爱的方式,最终酿成妻离子散的悲惨局面。
海灵格在谈到家庭“爱的法则”时,认为夫妻之间的事应在夫妻间流动,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其中,这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和家庭法则。
父亲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但在与妻子发生冲突时,不但不回避儿子,在寻妻过程中还不断让小杰参与到他们的夫妻关系中,陪自己一起找,使小杰成为他们夫妻关系的参与者。忽视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边界,不可避免地造成小杰的内心冲突,采取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实施犯罪的逃避方式;父亲的逃避方式是吸毒;母亲的逃避方法就是离家出走。一家人看似走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却殊途同归,有着惊人的相似。
没有遵循家庭的“爱的法则”,爱终于走向歧路。
(三)
我在咨询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家庭案例,有些父母他们自己发生冲突和矛盾时,孩子也参与其中,使矛盾激化,同时也伤害了孩子,成年后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人格缺陷。在这种原生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会影响他们的婚恋观和婚姻生活,成为原生家庭负能量的继承者。
只有让爱归位,爱才滋长。